全球碳减等待数据“说话”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3-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关注度:0]
摘要: 气候谈判中,世界各国应当承担多少责任,仍是众说纷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提了多年,人们也尚未就区别达成共识。 中外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中国只能承担10%的责任。同时,科...

气候谈判中,世界各国应当承担多少责任,仍是众说纷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提了多年,人们也尚未就“区别”达成共识。

中外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中国只能承担10%的责任。同时,科学家将致力于继续列出其他主要碳排放国家的责任账单。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中国责任

在这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中,中外科学家基于已知的10种气候胁迫因子模拟分析结果(1750~2010年),首次全面评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及其时间变化趋势。

相关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教授李本纲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们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中国究竟应该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大气中,各种气候胁迫因子会以不同方式改变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其对当年地球系统的辐射收支改变称为辐射效应。而2010年辐射效应与1750年工业革命前的辐射效应之差,就是全球辐射强迫。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排放对全球辐射强迫的相对贡献为10%±4%,远低于中国近年来人为活动排放的全球占比。

李本纲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温室气体的历史累积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较晚,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贡献却会偏少;二是硝酸盐、有机颗粒等“短生命周期气候胁迫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地表反照率改变等,主要影响的还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气候,这些局部效应都导致影响相对偏小。

有报道称,该研究是科学家为中国碳排放所做的一次“正名”,但李本纲却表示,“正名”一说既不科学,也不准确,“这不是我们的本意”。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了大量能耗,再加之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在未来几年恐怕很难降低。

污染物却是“制冷功臣”?

硫酸盐、硝酸盐……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考量,这些污染物恰恰起到了重要的制冷作用。

目前,中国的雾霾很大程度上是硫酸盐气溶胶造成的。而大气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有90%以上都来自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如果采用烟气脱硫来控制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碳则不会相应减少。也就是说,正辐射强迫不变,负辐射强迫单方面降低,就会增加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比例。

“采取什么样的减排措施,才能实现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双赢?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当前国际上大气环境和气候研究的前沿。”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廖宏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指出,双赢的关键在“协同控制”,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也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这个过程中,有协同效应的政策、措施、技术、方法将作为首选。也就是说,改变过去单纯脱硫脱硝的思路,对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综合考量。

专家表示,最主要的手段是广义节能,包括优化调整经济、产业和能源结构,改良终端节能技术。此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氧化亚氮、甲烷、臭氧等,其减排成本低于二氧化碳。从这些物质着手应对气候变化,可能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科学支撑有待再进一步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议题,无疑离不开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综合评估。

现在,中国在260年间的气候变化责任账本出来了。李本纲表示,未来他们希望列出最新的排放清单,并把欧洲、北美等区域或国家的贡献也计算清楚。

排放对辐射强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从中解析出某一个国家的贡献,难度是很大的。

此外,全球辐射强迫的定义决定了必须与1750年的情况作比较,因此研究的时间必然会跨度很长;另一方面,研究对象还必须包含所有已知的气候胁迫因子。

然而,目前人们对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科学理解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黑碳气溶胶为例,研究中强调了这一成分对正辐射强迫的重要贡献。但是廖宏指出,黑碳气溶胶除了具有直接气候效应外,其间接气候效应也是未来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

杨富强则指出,类似这样的研究会给减排策略和环境外交提供一定参考,但是不能排除某些国家会拒绝承认对自己不利的研究结论。“说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各国政府的政治意愿。”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全球碳减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