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涉煤央企去产能 国源煤炭资管迎万亿资产挑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8-01  来源:界面  关注度:0]
摘要: 18家涉煤央企去产能 国源煤炭资管的万亿资产挑战 近期,一家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的成立引起了煤炭行业的极大关注,它便是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源)。 国资委网站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由中国国新、诚...

18家涉煤央企去产能 国源煤炭资管的万亿资产挑战

近期,一家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的成立引起了煤炭行业的极大关注,它便是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源)。

国资委网站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由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以及神华集团出资组建,旨在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国资委并未对国源的资金情况以及详细职能做进一步说明,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仍然严实地裹在襁褓之中。不过,《华夏时报》援引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的话表示,这类平台公司或将专注于处理产业类央企的不良资产。

将上述消息结合起来看,国源的神秘感或可褪去一些。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可以获知:第一,它的组建主体让人期待——两大央企资产平台加两大龙头煤企;第二,它的服务对象十分明确——专注于涉煤中央企业;第三,它的核心职能大致浮现——配合涉煤央企去产能工作,整合央企煤炭资源。

1.涉煤央企等来的“接盘人”

界面新闻综合多方消息,勾勒出国源的大致“形态”。

首先,国源的资产规模将会十分庞大,预计达千亿级别。

其次,国源的股东由多家央企构成,为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以及神华集团。

再者,国源的任务涉及三个方面。根据国资委的描述,这三个任务分别是——第一,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第二,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第三,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国源成立后,不以煤炭为主业的涉煤央企的煤炭资源或将划入旗下,由其进行管理。

国源多元化的组建主体引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国源未来将由中国国新主导,而煤炭资源整合方面或由中煤集团主要负责。事实上,国源组建主体的搭配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中国国新与诚通集团目前为国务院在今年2月份确认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其中,中国国新资产管理经验更为丰富,自成立以来,其已先后“收编”中国华信邮电经济开发中心、中国华星集团、中国文发集团(原中国印刷集团)。

中煤集团和神华集团是国内龙头级别的煤炭企业。《财富》(中文版)在本月中旬发布了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上榜的17家煤企中,神华集团旗下企业中国神华与中煤集团旗下企业中煤能源分别凭借1770.69亿元、592.71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同类煤企第一、三位。

国源组建主体的搭配组合暗含深意,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撰文表示,由中国国新而不是中煤集团或者神华集团领头,表明监管部门目前并不是考虑如何让被整合的资源立即产生经济效益,而是先形成一个大框架尽量把煤炭资产装进来,使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2.总资产超15万亿的18家涉煤央企

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是个硬骨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5月18日,财政部公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煤炭行业将会“分羹”722亿元奖补资金。有媒体指出,这笔资金将倾向于国企。实际上,涉煤央企整合煤炭资源还将迎来一股新的资金推动力,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助力便来自国源。

国源的服务对象之所以定为涉煤央企,这是对国资委今年6月29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的呼应。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明确了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争取用2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0%左右,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加快解决历史遗留和企业办社会问题。

那么,究竟哪些央企是“涉煤央企”呢?

界面新闻综合多种资料整理了一份涉煤央企名单,包括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宝钢集团、神华集团等在内共计18家企业。界面新闻还发现,截至2015年底,这18家涉煤央企的总体资产规模已达15.39万亿元,大多数均为跻身世界500强的巨无霸企业。招商证券的研报显示,当前涉煤央企共计拥有210个在产煤矿,涉及产能共计84574万吨,占到全国煤炭行业总产能的15%。

依照国资委“6·29会议”的内容,18家涉煤央企将被为三类:专业煤炭企业、电煤一体企业、其他涉煤企业。据此,界面新闻整理如下:

18家涉煤央企名单及旗下涉煤上市公司18家涉煤央企名单及旗下涉煤上市公司

神华集团与中煤集团无可争议地划分进入专业煤炭企业行列,招商证券的数据显示,这两家企业目前产能分别为40932万吨、14384万吨,合计产能超过55000万吨,占据涉煤央企总产能的半壁江山。

神华集团旗下拥有10家煤炭企业。截至2015年底,其共有投入生产的煤矿54个,并在去年完成自产商品煤量4.01亿吨、煤炭销量4.85亿吨。中煤集团则坐拥44座煤矿和33座洗煤厂,煤炭资源储备达261亿吨。

电煤一体企业共计8家,分别为中国华能、中国国电、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国投集团、中铝公司、华润集团、中国华电,合计产能26576万吨。这类企业的特征是煤炭业务与发电业务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国资委“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下,这类企业或将出现一定的产业规模调整。

剩余8家为其他涉煤企业,包括宝钢集团、中国中铁、保利集团、中国石化、中航工业等,合计约2600万吨产能。这类不以煤炭或煤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或将面临退出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涉煤央企中部分企业的煤炭资源储量不可忽视。例如,保利集团旗下的保利能源拥有山西、新疆两个煤炭基地,目前拥有11个煤矿,控制煤炭资源量近26亿吨。

此外,不少涉煤央企还实现了旗下煤炭业务的上市。界面新闻统计,18家涉煤央企合计拥有超过90家上市公司(含H股),其中涉煤上市公司18家,由中煤能源、中国神华领衔。Wind资讯数据显示,这18家央企涉煤上市公司2015年底的总资产合计达21255.66亿元。

界面新闻发现,18家央企涉煤上市公司的煤炭业务占比也是参差不齐。中煤能源、上海能源、中国神华、露天煤业、平庄能源、\*ST新集等6家企业的煤炭业务占据绝对比重,新能泰山、国电电力、龙源电力、天地科技等4家企业的煤炭业务占比超10%。而剩下8家企业的煤炭业务占比均不足5%,尤以华银电力最低,仅占0.30%。

3.摆在国源面前的“三座大山”

今年年初开始,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力度加大,致使行业上半年呈现出一定的回暖迹象。7月26日,财政部发布了《2016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下称《运行情况》)。《运行情况》显示,在国有企业收入、利润同比继续下降,收入降幅与利润降幅环比收窄的情况下,煤炭行业今年首次实现由亏转盈。

不过,整个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依然严峻。据新华社7月26日报道,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共退出产能7227万吨,仅完成全年2.5亿吨目标任务的29%,下半年去产能压力陡增。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极易使得包括涉煤央企在内的煤企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对于国源而言,其想要帮助涉煤央企达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以及“改革脱困”的目的,涉煤央企的负债、不良资产以及到期偿还债券量则成为摆在它面前的三座大山。

那么,这三座大山究竟会给国源带来怎样的挑战?鉴于18家涉煤央企并未公开集团财务情况,为此,界面新闻选择根据央企旗下涉煤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情况,以见微知著。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部分涉煤上市公司的煤炭业务占比低,因此界面新闻选取了中煤能源、上海能源、中国神华等6家纯煤上市企业。

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中煤能源、中国神华、露天煤业等6家上市公司截至今年3月底的总负债合计为3840.71亿元,占同类34家上市煤企负债总额的40.49%。当期,6家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05%,低于同期同类上市煤企57.86%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具体而言,中煤能源、中国神华一季度末负债总额均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549.12亿元、1909.32亿元。所幸的是,中国神华实现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其一季度末的数据为34.31%。而相较之下,中煤能源负债率则高得多,为60.83%。

涉煤央企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较高,除了债务部分,未能盈利或者给企业带来融资负担的资产,也会在财务报表中以资产减值储备的形式呈现。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截至2015年末,上述6家企业合计资产减值储备额为69.61亿元,占同类上市煤企总额的63.48%。中国神华的资产减值储备额最高,达57.73亿元。而中煤能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额最多,为3.79亿元。

与此同时,债券兑付压力也需引起重视。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屡次出现类似东北特钢债务违约事件时,以煤炭行业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正在继续承压。

今年下半年,境内债券市场将迎来偿还高峰,中煤能源、*ST新集等在内的发债主体也包含其中。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上述6家上市公司剩余期限在两年以内的债券规模总计375亿元。其中,今年下半年需兑付的规模为16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煤能源发行的150亿元规模的“11中煤MTN1”兑付期限已经迫近。Wind资讯数据显示,该债券于今年8月18日到期,当前余额仍为150亿元。因而,当国源开始投入运行时,这些涉煤企业未兑付的债券将会形成潜在压力。

显然,国源的成立固然令煤炭行业振奋,但这家新公司所面对的挑战也将十分巨大。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