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培育:如何用好“两手”合力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11-15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天然气作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最现实的选择,既有光明的前景,眼下又面临度冬考验。 度冬不仅仅意味着要打好冬季天然气保供攻坚战,还包含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面对整体供需宽松形势,如何扩大天然气利用、培育天然气市场,关系整个天然...
    天然气作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最现实的选择,既有光明的前景,眼下又面临“度冬”考验。

    “度冬”不仅仅意味着要打好冬季天然气保供攻坚战,还包含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面对整体供需宽松形势,如何扩大天然气利用、培育天然气市场,关系整个天然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行业改革与政策支持是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左膀右臂”。业内专家指出,既要通过改革提升天然气竞争力,又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天然气产业大发展。

    天然气为何遭遇两头难

    ——煤炭、原油相对天然气保持经济性,可再生能源占有环保政策先机,两相夹击下天然气需求增长动力不足

    2014年,无锡兴亚无缝钢管公司由于行业不景气以及煤价大幅走低,关停两座燃气锅炉,仅运营其余4座燃煤锅炉。“今年无锡市政府推进煤改气,”公司副总经理韦玉明介绍说,“我们在改造炉子上要千方百计提高能效,从而降低用气成本。”

    80公里外,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公司,越来越体会到运营不易。公司副总经理张建伟说,气电跟煤电相比没有价格优势。在全国电力消费增速明显下滑的背景下,企业能生存下来,“一来是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在淡季给予我们价格优惠,二来是江苏省政府在发电小时数上给予支持。”

     这两个微观用气案例,折射出我国天然气市场正在经历的考验。

     新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高速发展。然而,2014年至今,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从持续十余年的两位数跌落到个位数区间。这背后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

    从宏观经济看,我国整体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原油、煤炭、电力等整个能源行业疲软不振,天然气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能源竞争看,天然气正遭遇两难困境。一方面,国际油价、国内煤价相对天然气保持经济性,原油和煤炭需求增加,阻碍天然气的替代步伐;另一方面,环保诉求不断高涨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政策引导方面占有先机,天然气与其竞争地位不对等。两相夹击之下,天然气需求增长动力不足。

     具体到不同的用气领域,发电、交通、钢铁、玻璃、化工等行业用气均不乐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受煤改气进程加快、极端低温天气等影响,城市燃气一枝独秀,保持强劲增长。

     供需宽松形势下,如何有效培育天然气市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指出,从发达国家天然气快速发展的经验看,有两条基本的启示:“第一,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是天然气消费的持续驱动力。第二,有竞争力的价格是促进天然气市场发育的必要条件。”

     如何提高天然气竞争力?

      ——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推进价改,供气链所有环节共同发力,扩大天然气与替代能源比价优势

     “3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高压管线管输费核定为每立方米0.7元,而300多公里的省网高压管线管输费为啥就达每立方米0.2元,30公里的中压管线燃气配气费更是动辄每立方米1元上下?”曾有人这样发问。

     天然气供气链涉及多个环节,在井口价、门站价不断调整时,城市天然气输配环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研究报告指出:“部分省份供气环节过多,造成终端利用价格过高,影响天然气消费规模。”

     制定合理的输配价格,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我国天然气消费第一大省江苏堪称这方面的“样板”。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市场开发与销售部副经理师建光指出:“江苏省在管网开放上做得非常好,并且定价很合理。比如,在吴江建设的40多公里高压管线,收费仅为0.04元/立方米左右,这极大促进了下游天然气利用。”

     “全面梳理天然气各环节价格、降低过高的省内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减少供气中间环节、整顿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出台《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这将对下一步扩大天然气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影响需求的“指挥棒”,天然气价格改革要系统推进,规范输配价格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业内专家指出,从短期来看,政府应缩短天然气调价周期,适度放宽对天然气价格的限制,使得天然气价格能升能降;从长期来看,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原则,全面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市场供需的功能。

     近期,国家发改委频发文推进天然气价改市场化。继科学规范天然气长输价格监管、明确储气调峰气价市场化后,日前又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至此,由市场主导价格的气量已占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80%以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朝着放开气源价格的最终目标努力,并进一步加强中间环节监管。

     此外,供气企业要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早年天然气供不应求时期签订的高价长贸协议,按照合同规定适时启动回顾机制,逐步摊薄进口成本。

     通过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天然气与替代能源的比价优势,使天然气加速替代燃料油、水煤气等相对低效能源,促进天然气产业链健康升级。

      天然气利用增量来自哪里?

     ——环保政策是驱动天然气消费增长的首要动力,内外兼修,实现天然气利用多点开花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位居全球第三,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提高到5.9%,但远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是驱动天然气消费增长的首要动力。未来,我国煤炭总量控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等政策的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利用规模。

     未来我国天然气利用增量将来自哪里?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工业燃料中的煤改气和天然气发电将是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迈上更高水平的主力军。

     天然气发电拥有技术成熟、环保优势明显、调峰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天然气利用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气电由于综合成本较高,呈现装机和发电量“双低”状态。业内专家建议,要通过加强环保政策的落地和监管,大力推动技术研发加速燃机国产化步伐,加快完善气电价格联动机制,以及推动天然气发电和大工业用户直供、减少中间环节费用等措施,不断提高气电的成本竞争力。

      在气电的几大发展方向中,师建光特别看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他认为,只要政策设计到位,价格释放到位,医院、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等需要冷热电的地方,都可以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这对天然气市场开发的影响将是‘核裂变’式的。”

     此外,在工业燃料领域,随着改善大气环境与控制能源总量等约束刚性逐步增强,实施“气代煤”发展空间巨大;在城市燃气领域,天然气作为主导燃料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公共交通运输领域,天然气具有竞争力,但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总而言之,天然气产业要“内外兼修”,既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又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天然气利用“多点开花”,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