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均处于关键时期。当前,能源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新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能源价格又处低位运行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时间窗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天然气发展,实现中国能源成功转型。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能源转型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和基本逻辑。
中国能源的转型发展同样要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能源领域要推动消费革命、生产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并要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转型。要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费和浪费,实施有效的需求侧管理,实现能源的消费革命;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的生产革命;要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在高效、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方面获得突破;要深化改革,构建支持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新体制;同时,要坚持扩大开放,在构建开放型新体制中深化同世界各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能源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
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产出已经达到峰值,
煤炭也将逐步进入峰值期,能源领域以增量扩能为主的时代即将过去,以新技术和新产业模式实现高效能源发展将成为能源领域增长的新动力。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把着力点放到创新发展上,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建立和巩固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中国能源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要把协调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能源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非常突出,比如生产和消费布局不协调、电源和电网建设不匹配、风光等新能源建设与能源系统整体智能化不同步,不同地区能源消费水平差异较大等,这不但影响了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而且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所以,我们要加大协调发展的力度,着力解决能源领域中的不平衡、不匹配、不协调问题。
三要把绿色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能源既是现代社会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与发展动力,也是影响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处工业化追赶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在能源产业领域总体上存在耗能高、效率低和污染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其不可持续已昭然若揭,无可争议。因此,我们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清洁绿色能源,推动能源发展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能源需求,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要把开放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能源领域,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衡,无论是资源丰富的能源供应国、还是资源贫乏的能源需求国,绝大多数国家都必须通过进出口发展能源产业或保障能源供应,能源已成为最早国际化、全球化的领域之一。我国虽然能源品种丰富,但多年来存在“富煤缺油少气”的问题,因此,能源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和我国能源绿色发展与安全保障要求的提高,我们更加需要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在开放中发展我国的能源产业,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并在国际能源合作、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要把共享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理念。能源发展建设要着力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能问题,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能源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在实现生活用能普遍服务的同时,以能源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以,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能源供给的同时,推动能源转型,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保持水绿山青空气干净的良好生态环境,也是能源领域共享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十三五”期间推动能源转型,应把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之一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约束更加凸显,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将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中国能源加快走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已迫在眉睫。
无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还是对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变化的预测,以
风电和
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
清洁能源成为主体能源尚需较长时间。在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难以解决,以及储能、
电动车等关键技术因利用成本较高而难以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客观上需要相当规模的灵活调节能源与之相匹配,确保中国从目前高污染、高碳排放能源结构实现向绿色、低碳结构的整体转型。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观蓝图中,天然气已被广泛认为是最重要的过渡能源。目前,也只有天然气能够承担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任务。
天然气既具有清洁、低碳、高效、优质的特点和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使用便利的优势,也可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中国最现实、最可行、最有潜力,也最能为大众接受且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CCHP)有较高的综合效率,燃气电厂具有极优的调节和响应能力以及启停迅速、运行灵活的特点,气电与风电或光伏发电建立有机配合的“风气互补”或“光气互补”联合机组,可有效缓解目前的弃风、弃光问题,提升发电机组的总出力水平和电网运行可靠性。因此,与天然气协同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外天然气资源,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把天然气作为主体能源将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我们要争取使天然气在“十三五”期间获得快速发展,使“十三五”末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成为主体能源之一;力争到2030年,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继煤炭、石油之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
三、以深化改革推动天然气发展,推动中国能源转型
目前我国天然气还存在使用成本高、发展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为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须破解经济领域,特别是能源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在天然气领域,要加快落实改革试点,做好天然气领域改革的横向统筹和全产业链改革的纵向联动,力求改革措施协同推进。
一要构建统一开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体系。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资源配置效率,必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天然气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放开天然气上游领域,扩大市场准入,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码头、储气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第三方公平接入。努力建立现货与期货共存的中国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有序推进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建立兼容期货与双边合约、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的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
二要扎实推进市场化,形成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天然气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天然气领域的价格改革,尽快构建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及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城市门站价格、气源价格和终端销售价格等竞争性环节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按现代监管理念,对主干管道、分支管道、省级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LNG接收站等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基础设施定价实施科学监管、严格监管。按照经济规律和天然气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和财税制度,理顺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完善季节性气价、峰谷气价以及辅助服务气价;研究建立天然气资源国家收益金制度,理顺国家与资源开发主体、中央与地方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三要建立健全与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地位相适应的中国天然气政策体系。不断完成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天然气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天然气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结合强力推进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城镇天然气“气化”工程政策。特别是加快城镇燃气发展,在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设立无燃煤区,整治散烧煤,以气代煤。通过完善天然气发电价格、大力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等,建立鼓励天然气发电的系统化政策措施,完善鼓励天然气领域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天然气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目前,中国缺乏综合性的涵盖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的“石油天然气法”,在天然气管网、终端消费环节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责任依然不够明确,亟须打破地方保护,制定促进天然气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现代化的天然气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标准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