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经信委向省炼油化工协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同意地炼企业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暂用名,以工商登记注册为准)。
隆众资讯分析师丁旭对记者表示,这既是为了和“三桶油”竞争,同时也是为了应对七大石化产业基地而抱团取暖。
但现实可能会骨感。
一名山东海科石化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无论是经营情况还是销售策略等,各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因此想要统一实施还有些困难。一位石油行业分析人士也对记者直言,由于利益纠葛繁复,整合的难度很大。
单一炼厂不具竞争优势
一边是国际
油价的低迷,另一边是炼油产能过剩、
成品油供过于求,如何提升竞争力是山东地炼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丁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山东地炼不仅面对着和“三桶油”的竞争,并且,国家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新建的优质产能量也很大,市场争夺更激烈,单一炼厂不具备竞争优势。
这种情况下,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些山东地炼企业的选择。据《复函》显示,该集团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发起成立。
发起方之一东明石化是山东最大的炼油企业,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750万吨/年。
目前,除上述两家企业外,具体还有哪些企业加入还未公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山东海科石化也在股东方中。
丁旭表示,组建集团能够降低采购原油成本,降低内部竞争内耗,整合各炼厂的特有优势,对外形成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京博的成品油出口、东明的原油采购、利华益和玉皇的化工产业,京博弘润的运输等都是在行业中占据优势的,如果他们能够加入并且加深合作,将更好的实现优势共享,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山东地炼企业之间的第一次“抱团”成立公司或者联盟。早在1994年,由山东京博等多家地方
石油化工企业和省炼油化工协会成立了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石化”)。
不过,在丁旭看来,此次成立的集团与山东石化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山东石化主要聚焦于
加油站领域的合作,而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涉及的合作范围更广泛。
《复函》显示,炼化行业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变企业单一优势为企业联合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地炼行业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园区化发展。
加强合作需打破利益纠葛
尽管成立集团能够给企业转型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一些业内人士却表示,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难度仍然很大。
“这个事是好事,但是不好做。”一家山东地炼企业管理层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山东大大小小的炼油厂很多,质量和炼油水平参差不齐,能否在集团中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成问题。
并且,他表示,其实类似抱团的方式一直都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因为油品价格上涨的时候,企业都很团结,但是一旦出现降价的情况,合作就弱了,大家都想自己先出货。
一位石油行业分析人士也举例说,以前东明石化牵头成立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希望多家地炼企业一起集中采购进口原油,量大的情况下在和国外谈判时能够更好的压价。这本来对降低成本来说是好事,但是每家地炼企业对油品质量的要求不一样,进口原油采购了之后,如何分配也是个问题。
“地炼企业都想自己当‘老大’,涉及到利益问题时,相互不买账的情况时有发生。”该石油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此外,上述地炼企业管理层人士表示,集团由东明、清源等大的炼厂牵头,股权该如何分配才能不引起争议,这也是一个问题。
上述人士所担心的股权划分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譬如,目前尽管山东石化有20家股东,但是京博控股比例达到95.9%。
“京博一家占股95%,其他19家总共占股5%。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其他股东实际上也不是特别上心。山东石化当时说的组建几千家加油站一直也进度迟缓,现在只剩下一月一次的例会,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丁旭说。
《复函》文件中尚未公布集团的股权如何划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青岛举行的2017中国石油(8.100, 0.01, 0.12%)市场及贸易峰会上,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建议,采用各家地炼企业已获得的原油使用数量、进口配额和常减压装置能力评估价格出资入股,组建山东炼化集团。
上述地炼企业管理层人士坦言,整体上虽然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但是由于是组建集团,对单个地炼企业来说,可能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整体方向。并且后续还涉及到整合,如何做到顾全整体利益,还都是需要地炼企业慎重考虑的。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