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等多家单位完成的《南海高温高压钻
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套技术是如何被攻克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该套技术的突破对我国
海洋石油工业进步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李中。
记者:在南海高温高压区域开发油气,到底有多难?
李中:众所周知,南海是世界三大海上高温高压区域之一,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要在近250℃高温和1000多个大气压的井下,开采这些极易燃易爆的天然气,难于“登天”。国际石油巨头曾在这方面吃过“苦头”。上世纪80年代中外合作勘探我国南海油气资源阶段,外方曾斥巨资钻了15口高温高压井,结果全部失利,无功而返。后来经过我们自己认真研究发现:南海地处三大地质板块交汇区,是全球唯一同时聚焦了海洋油气领域存在的复杂断块、高温高压、深水三大世界级难题的海域。别人能走了之,我们不能走,国家需要
清洁能源,“蓝色国土”需要我们去开发。带着这个信念,外方走后,我们沉下心来,持续攻关。需要攻关的难题很多,也很难,比如被誉为
钻井工程“血液”的
钻井液。比如在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钻井,刚开始钻时,海底温度接近0℃,但钻到目的层后,井底温度一下子升至250℃左右。在如此大跨度的温度变化下,我们必须保证钻井液不结冰、不沸腾,不出现任何性状上的改变,极难。但无论难题多少,再怎么难,我们团队始终咬定目标不放松,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逐渐摸清了南海高温高压的“暴脾气”,最终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整套钻完井作业技术。
记者:这套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咋样?
李中:这套技术很适用,效果很好。这套技术,主要在异常地层压力预测、井筒完整性、高温高压气井测试、安全高效作业等四大方面取得了创新。其中我们首创的多源多机制异常压力精确预测方法,预测精度能达到95%,国际同行一般在70%左右;创建的6级屏障井筒完整性技术,实现了所有高温高压井环空“零”带压,远低于行业50%~70%带压比例;研发了8大因素98个控制节点的安全测试技术,使得测试成功率100%,远高于国外56%的平均水平;还有钻井液、耐高温提速工具等,都很给力——将钻井事故率由国际同行的65%降至5%以下,平均钻井周期由175天缩短至52天,费用降低70%。应用这套技术,我们在南海钻获了7个高温高压气田。现在我还记得,2010年首个气田东方13-1钻探发现后,大家是如何的激动,这十几年的攻关太不容易了,我们终于把前辈们的梦想变成真的了。这套技术还走出国门,在美国
墨西哥湾、英国北海、伊拉克等高温高压区块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份高温高压区天然气开发“方案”。
记者:近年我国在深水
油气勘探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发现了陵水17-2深水大气田,这个气田的钻完井作业也是你们实施的。这个难题又是如何攻克的?
李中:与高温高压有的一比,南海深水海域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很丰富,油气勘探难度比高温高压更进一步。尤其是钻井,面临海床低温、地层破裂压力低、
井控风险大等众多技术难点。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2004年与外方合作勘探南海深水区块,才揭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序幕。当时深水油气勘探的技术和装备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认识到差距后,我们也开始积极开展深水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及装备的建设,2011年中国海油成立了深水钻完井作业团队,我是团队一员,后来也是负责人。团队建立后,我们根据深水钻完井技术难点,“看靶射箭”开展技术攻关。与此同时,中国海油对南海西部深水海域的地质油藏研究也不断强化,2013年科研人员首选位于海南岛东南150公里处、水深1500米的琼东南中央峡谷陵水17-2构造部署了探井。为高效完钻这口井,我们再一次发起科研“猛攻”,形成一套深水优快钻完井关键技术。这套技术包括:深水表层批钻规模化技术、深水探井转开发井一体化技术、井壁强化技术、深水模块化测试技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14年1月,陵水17-2构造探井开钻,2月完钻,这套技术“首秀”大获成功:不仅钻获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测试也获得了高产气流,一举发现了我国首个自营千亿方大气田。我们实施的这口探井,建井周期只有34天,以前要65天,钻井测试成本是同海区其他作业者的一半还不到。陵水17-2气田的发现,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深水油气宝藏的大门。运用这套技术,近年我们又在南海实施了更多的深水探井,又发现了陵水18-1等多个大中型深水天然气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技术。
记者:1994年以来,你一直坚守科研与生产一线,什么力量让你这么坚持?
李中:石油工人都是有梦想的,这个梦想就是能源报国梦,“我为祖国献石油”。我1994年毕业入职中国海油,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后,也有这个梦想。正如你所说,过程的确很苦。举个初期的例子吧。有一天凌晨3点多,我电话响了。这么晚来电,第一感觉就是出了事。果然一接电话,是现场钻井总监特别焦虑的声音,说海上钻到异常高压了,现在已关井,但套压(关井的那个压力)持续增高。我当时一下子被惊醒:这个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压力再增高,就可能井喷,现场近200个兄弟和价值几十亿的
钻井平台就有危险。我立即赶往办公室,通过远程系统查看情况,发现井内的油气已经在慢慢往上运移了,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尽快排气!我反复跟现场确认,绝对不能有任何动火作业,一个火星就可能造成船毁人亡。幸运的是,经过繁忙而缜密的应对,最后消除了隐患。事后总结回顾再研究,我们获得了更多认识。就这样,在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中,经过天天打仗似的忙碌与煎熬,我们团队才在高温高压、深水钻完井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过,我们团队很清楚,科研无止境,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这套技术完善得更好。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