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世界油气管道史的里程碑(组图)
——“国脉万里行”乌鲁木齐新闻座谈会摘要
吴宏 中国
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
孙波 中国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总经理
汤亚利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王卫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副局长
编者按:12月5日,“国脉万里行”在乌鲁木齐举行新闻座谈会,新华社、人民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媒体等的记者共60余人齐聚一堂,与来自地方、
石油石化企业的嘉宾一起,畅谈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共话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围绕
西气东输二线和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意义、特点、工程进展、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环境保护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今天摘要刊发部分与会嘉宾的发言和观点,以飨读者。
管道建设由追赶到领跑
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管线能够按期投产,从开始似乎不可能到现在变成了可能。在工期紧、地质、气候条件差、政治环境复杂等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石油从去年11月份开始,承揽并承担起大型国脉工程的重任,由当初的追赶速度、追赶技术,到目前我们管道是从施工能力和水平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有了实质性进展。这些进展按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同国际一流企业在一个标准上进行,有些技术领跑国际水平。正是这样的工程,这样的项目,体现了中国石油的优势,体现了中国石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
吴宏:从整个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的特点和工程的角度上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条管道穿越沙漠、戈壁、黄土、丘陵、平原、水网、山地和海底,全世界管线建设史上所经历的地质、地貌情况在西气东输二线全有,有的地貌条件要比西气东输一线更加复杂。
第二,这是在国内第一次实施的高钢级管径,X80/Φ1219,12兆帕的输气压力,这几个参数代表的是国际当今大型管道项目的建设趋势。西气东输二线和一线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我们在建设一线的时候,是在追赶世界管道建设的水平,那时候我们瞄准的是国际上的几条X70级的大型管线的建设水平和标准进行施工。但是到西气东输二线,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我们在领跑世界大型管线建设的技术水平。
X80级钢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实施成功之后,经过20年的探索和摸索,全世界在西气东输二线开工之前建设的总管线长度也就2000公里左右,没超过2500公里。西气东输二线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X80突破以后,这次在西二线建设中用了5000公里。采用X80钢建设管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和这样大的规模,是世界管道史上没有过的。
第三,在工程的组织上,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实施了建管分离,按照国际上先进的EPC管理模式来开展项目组织,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第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的特大型工程只能由中国石油这样的脊梁企业承担。项目从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新疆果子沟能不能够顺利开通,是决定了西气东输二线西部能不能按时投产的重要因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项目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第五,国产化程度比西气东输一线又有了极大提高。尤其是高起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高。
孙波:从中亚管道建设的整体情况看,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完成建设任务,时间紧,动员资源非常大,商务环境比较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建设中,我们对外求大同而存小异,坚持互利共赢。对内,中方单位一盘棋,共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整个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明年年底通气的进度表已经有了。从开始的似乎不可能到现在变成了可能,很大程度上来讲,我们从资源上和对国际认识上看得比较乐观了。
目前各项工作紧凑有序地进行。项目运作的法律主体已经确定,项目管理、咨询和监理人员已经到位,各国、各地、各部门的审批程序基本落实,主要商务合同谈判已经完毕,主要材料和设备的生产、运输有序进行。主要承包商现场施工已全面展开。
到目前,有18个现场焊接机组和3个焊接基地在施工,已累计完成了500公里的管线主体焊接,预计年底完成700公里。大型河流穿越会在明年2月之前结束,第二条河流需要到明年三四月份结束。
首站和末站建设分别于10月1日和10月21日正式开工,2009年3月底穿越工程要全部结束,2009年年底实现单线通气。在2009年底实现通气大概有45亿立方米的输量,2010年接气能力达到170亿立方米,2011年达到240亿立方米,2012年底达到300亿立方米。
汤亚利:这条管道特别是西气东输西段(中卫到霍尔果斯),目前是世界上建设水平最先进的一条,压力最大,钢级最高。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准备确保管道建成后安全运行。承担这个任务,责任和压力都很重。前面如果出现问题,后面就会有连锁反应,它的供应安全就会发生问题。
比如天然气可利用的领域有民用的、发电的、用作化工原料的,可能这些产业都要受到影响,更关键的是作为老百姓生活用气,这对社会稳定、政府责任关联度是比较大的。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前期工作,确保西气东输二线和中亚天然气管道这条跨国能源通道将来安全平稳运行。
王卫国: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承担15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研究16项,完成了焊接工艺研究92项,全面应用世界最先进的CRC全自动焊接技术。
目前全线焊接一次合格率始终平稳保持在98%以上。X80钢大口径热煨弯管机三通、弯头等管件,已研制成功,批量生产,能够满足西二线的建设需要,低温喷涂装备和喷涂工艺成功地应用于二线X80钢大变形管的防腐中,目前已完成每月110公里的干线防腐任务。
产业互动拉动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带动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机械、电力、化工、冶金等产业的升级。我国高等级钢的生产、制管能力、焊接技术,借此契机长足发展,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又会在拉动内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吴宏:西气东输二线在国产化上比西气东输一线又有了极大提高。高起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高和X80钢项目在技术标准、检测手段、试验方法上的突破都是国际首创,使西气东输二线的管线钢国产化率达到100%。
同时,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也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些进展是同国际一流企业在一个标准上进行的,按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在进展。比如长输管线多年没有得到解决的大型
压缩机组,这次在西气东输二线我们分三步走,全力以赴推进国产化,这也只能是在大型项目,在大型企业所实施的项目过程中,才能给国家的民族企业创造这些条件。
此外,整个西气东输投资1400亿元左右,东段大概投资在900亿元左右。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拉动当地天然气产业建设,包括对我们国家
钢铁工业的建设,拉动效率是比较高的,有些专家认为可以达到3000亿元到4000亿元。
这次西二线和西一线有一个不同,就是对沿线经济的发展给了预先的考虑。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对当地的建设,经济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管线建成以后,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利用把新疆的蓝天和绿水保护得更好,对天然气化工行业开发会有一个更大的促进作用。
西气东输二线国产化设备的比例,管材能做到100%,关键的阀门,目前从数量来讲,国产率超过50%。比如大功率的压缩机组,中国石油已经和沈阳鼓风机厂全力推进国产化。随着天然气工业管道的发展,国产化率会不断的提高,也为国内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内十大钢厂如宝钢、武钢、鞍钢、首钢、马钢、太钢、本钢等,过去建设一线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厂能够承担管线生产任务,现在国内管线生产已全面铺开。
孙波:中亚管道必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缓解我国天然气资源有限的紧张局面,甚至扩大对中亚国家的合作,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成为油气进口国,中国政府提出了充分利用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中国石油在这一方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努力寻求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国际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稳定,现在油气合作已扩展到了三十几个国家。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工业原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据专家预测,我国在今后20年当中每年需求增长超过15%,从国内目前的天然气资源和储量来看,是远远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修建能够直接连接天然气的产地和消费市场的管道,是确保天然气稳定、有效供应的最可靠的手段,也是国际能源博弈大格局中争取主动的战略举措。
汤亚利: 西气东输的二线工程是一条友谊线,也是幸福线。特别是要经过新疆,应该说长期以来
中石油对沿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新疆边防巩固、对外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疆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发展。西气东输二线建成以后,必将对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沿线人民的脱贫致富带来很大的福祉。
绿色管道保护绿水青山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字面上看,由过去的“又快又好”变为“又好又快”,似乎只是一个字序的调整;但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己任的中国
石油人却敏感地从这个变化中捕捉到了深刻内涵。这是国家的发展思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拼资源、拼环境、竭泽而渔的路走到头了。
作为担纲经济、政治、社会重责的“国字号”龙头企业,中国石油深刻认识到:实行环保优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环保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责任。
吴宏:全长9102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途经我国14个省、区、市,尤其是经过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环保挑战。这条管线不但是一条能源的战略通道,更是一个环保工程。
环保工程要用环保的方法去建。我们在项目组织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对环保的各项要求,以及中国石油“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16字方针去实施。施工前,和国家、当地环保部门制定了严密的植被恢复计划;在选线当中,奉行环保理念,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例如,在管道经过的、申报世界遗产的赛里木湖地区,我们控制了作业带的宽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样做,虽然降低了建设效率,致使大规模机械化流水作业无法展开,被迫改为半自动化和纯手工,却最大程度做到了不破坏环境。
天山果子沟和赛里木湖施工前,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专门单独立项,邀请国家环保部、水利部、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制定生态修复规划,聘请专业部门做好恢复植被工作。在大型管道工程建设中,企业自主编制生态修复规划,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直径1219毫米管道建设的作业带宽应为35米。
为了节约用地,中国石油在西二线初期设计中减少为30米,随后又减少到28米,这样做节约了大量土地。而在施工中,对一些特殊地段,作业带宽度还在进一步缩减。赛里木湖地区的作业带仅有20米宽,作业通道刚够一辆作业车通过。在管道穿越农田时,我们把作业带减少到26米,作业进度每天减少2公里,每公里管道减少用地近10亩,建设成本却增加8万元。
在穿越古长城时,建设者全部采用顶管施工,从地下深处穿越,每处增加近20万元投入,却很好地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瑰宝——古长城。还有,我们在新疆4A标段,为绕开一处墓地,管线增长1公里,增加投资1000万元。
汤亚利:西部管道公司的使命是接手建完的管道从事运营,保护管道不受侵害,实现管道安全运行、绿色和谐。西部管道公司是专门运营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企业。因为管道在地下埋着,大家可能不了解管道运输的工作情形。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分布在管道经过的戈壁、荒漠的站场里,安全责任很大,工作环境艰苦。
我们从2007年底就着手参与工程建设工作,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精干的运行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的准备;管道保护和抢修、维护准备等。一旦管网形成之后,无论是工业用户还是老百姓生活秩序,和它的关联度就很大了,需要我们全社会来关注管道保护,防止外来侵害。
王卫国:我们在执行项目的时候,特别关注的就是由于项目的实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赛里木湖等4个保护区和6个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愈显紧迫和重要。施工中,我们建立了完善的HSE管理机构,引进内部模拟第三方HSE监督制度。我们进行的七大评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环境评估。
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同时,管道建设的手段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前对河流的穿越采取的是大开挖方式,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穿越黄河。如今,采取的是定向钻的办法,在河床下十几米的地方,把管子通过技术手段穿过去,在保证水流正常的情况下,对周围的环境、河床本身没有任何破坏。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建管分离”从体制上理顺了西气东输二线业主、承包商(EPC)、监理和参建方的责、权、利,使监督体系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力,从根本上杜绝了环保工作的盲点、空挡和失误。在对待草滩的管线施工中,建设者将表层的土分层堆放。而且在包裹表层土的时候,把来年要在土里撒的草仔提前放进去,这样,管道回填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地表植被。
在一些特殊地段,施工前先将草皮剥离、易地种植,待下埋管道后及时移回覆盖。在对待农田的施工中,还依据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原则,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确定土地剥离厚度。即使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建设者也要按土壤的生熟层分层剥离,按原样回填。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每一个施工细节中。
各参建单位秉承“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的理念,绝不把任何工业和生活垃圾留在作业现场,甚至连焊接打磨飞溅的铁屑都要用磁铁吸干净,收集后集中处理。
价格杠杆天然气合理利用
我国大力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更值得珍惜。无论是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确保经济增长,还是从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人民生活健康的角度看,还需要强调,在开源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流。价格杠杆是促进资源节约,引导合理利用资源的一个关键手段。天然气也不例外。国家有关资源价格机制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资源价格应当反映资源的稀缺属性,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孙波: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工业原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从国内目前的天然气资源和储量来看,是远远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修建能够直接连接天然气的产地和消费市场的管道,是确保天然气有效、安全、平稳供应和利用的最可靠的手段。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我们国家天然气的使用比重较低。与比较发达国家,或者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不发达国家的价格相比,我们使用污染较重燃料的比重过大。实际上,要从普通老百姓使用的角度来看,有燃料能做饭就可以了。将来需要国家有相关的政策出台,包括结构调整需要投资的,都要有相关的政策。
我们在上游投资开发天然气的项目,通过产品分成协议来实施。我们修这条管道,在国外成立合资公司,是为了运营好这条管道,其核心的问题是最大程度维护国家利益,同时要与资源国实现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初期,中国广大的天然气市场正在建设发育过程中,考虑广大国内市场的接受能力,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对低廉、合理的价格,是这条管道建设者、管理者的头等大事。因为这是我们对民族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
随着管道天然气供应量的逐渐增加,将给沿途提供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就目前来讲,经过采购时的艰苦谈判,和建设者们施工时的科学组织,努力降低天然气供应成本和费用,天然气价格是比较低的。既要建设好中亚天然气和西二线管道,保证天然气安全供应,同时,这条管道投产之后,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也应逐渐与国外接轨。
吴宏:石油石化产业为新疆GDP贡献率超过了60%。在西一线建设的时候,郑州以西不开口,这是当时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的,主要是考虑当时东部的资源压力,定了这样一个原则。这次在西气东输二线沿线,地级市乃至有的比地级市小的城市都开口了,并不是说东部的能源问题解决了,主要是考虑整个的社会均衡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天然气利用,还有一个是和当地消费者的承载能力能否匹配的问题。最近国家有关部委正在就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广泛征求意见。其实,我国目前不但成品
油价格和国际上没有接轨,天然气价格也仍然不接轨。
原来有一种说法,天然气的利用是一个“富人的产业”,因为天然气管道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关键是天然气下游市场开发,特别是城市管道建设等配套设施,投资比例要比管道干线建设投资比例还要大,这与地方财政能力密切相关。
汤亚利: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稀缺的资源,目前国际价格上天然气采购正是高峰期。天然气价格来自于气价本身和管道运输费,如果是境外管道,还要加上过境费等费用。气价本身价格和
原油价格一样都有一套价格公式,是动态的。从国外购买的天然气,进入中国境内的管道,输送到用户,其价格包括天然气运输到边境的价格,加上管理、销售发生的一些费用。
境外天然气和原油挂钩价格,境内在使用的时候,用户要和其他替代能源进行比选、其他清洁能源比选,关键是看价格。天然气如果亏着卖,没有合理的投资回报,无法形成从资源开发、管道运输到终端销售的良性循环,天然气产业链就可能中断。比如天然气跟液化气有点相似,可以用液化气来相比较,天然气不会亏着卖。家里做饭的时候,要考虑是用液化气还是用天然气,天然气四口之家一天也要烧0.4立方米,要是和罐装液化气的价格相比,天然气要便宜得多。
在工业用气上,北京都改成用气烧锅炉了,这里面存在政府从其他方面考虑的间接效益。以前用煤量大,空气污染重,城里老百姓天天呼吸废气和烟尘,还要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以及能源装运设备的重量、便捷性等等。因此,清洁能源的选择,这里有很多间接的效益。能源的使用,不仅事关人们身体健康,还有对长远生态的影响。能源与环境息息相关,目前能源价格没有把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包括在内。
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用途相当广泛,可以做化肥,可以发电,国家有一个同步的考虑。现在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二线每年进口300亿立方米气,已被抢购一空,广东、深圳、香港等地都希望增加天然气供应。与这些地方谈成的天然气价格,应该是相当合算的。另外,进口来的天然气不是按人计算的,是按热值计算的,到老百姓这里只能算容积了。
天然气进入老百姓生活和工业用途,还有下游建设同步的问题。中亚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建成通气,在工业用气和城市管网布气上,必须解决好与下游同步的衔接问题。随着城市管网不断建设完善,天然气消费有一个市场坡度增长的过程。国际上天然气价格是市场机制调整的,我国政府部门对天然气价格有调控政策,这里有一些市场协调置换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