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时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是酣睡的时刻,然而3月18日的4时35分,对于广州石化炼油四部蒸馏(三)装置来说,正经历着一场考验。
3月18日4时35分,该装置外操曾钢宏依着巡检路线,巡检至常压炉辐射段顶部四层平台(离地面高度20多米)时,隐约闻到一股高温油烟的味道,这种异常立即引起他的警惕。他循着油味进行查找,发现热电偶TI2216A外罩螺纹处有高温热油溢出。
事故现场处理与逐级报告程序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门值班人员、横班书记、装置“三大员”闻讯先后赶到现场。为降低事故继续恶化造成的风险,装置负荷从20500吨/小时降量至17500吨/小时,炉出口温度从365摄氏度降至300摄氏度。平日的事故预案发挥了作用,早已备好且放置在附近的消防蒸汽管和接油桶成了控制事发初期风险的有力手段。
尽管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漏点还是越来越大,现场油烟味更浓了,高温热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燃。“不能让漏出的油落在保温层,也不能让漏出的油顺着炉外壁往下流动,防止事故扩大。”该部部长徐光明亲自在现场指挥抢险工作。作为装置常备的应急物品--石棉布和吸油毡被不断送至炉顶平台处,吸满热油的吸油毡不断地及时移走再用新的替代,石棉布则有效控制了漏油区域。
各专业部室和装置技术人员紧急制定了加夹具堵漏的方案。由于泄漏的热电偶正上方有压力表,阻碍了常规夹具的制作与放置。施工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冒着滚烫的热油和浓烈的烟雾,仔细丈量漏点尺寸,为夹具制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夹具在最快时间内制造完成,堵漏人员在装置监护人员的配合下,再一次冒着愈加浓烈的烟雾,实施夹具堵漏。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注胶堵漏,12时30分,漏点被成功处理,隐患得以消除,生产迅速恢复,一起可能发生的恶性事故被及时排除。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成功排除,充分证明了高位巡检制度和日常事故应急预案落实的极端重要性。”炼油四部部长徐光明表示,针对装置原料劣质化以及运行周期不断延长等实际,他们加大了巡检力度,加强了事故预案的修订完善和日常演练,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