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是什么使我国在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后仍不能有效参与国际石油定价呢?中国老百姓用
油价格是贵还是便宜?如何破解国家
石油安全与开放市场之间的关系呢?连线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
主持人:是否取消“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
中石油、
中石化炼厂加工”的规定已经是个老话题了,那么,为什么在今年两会上,我们才看到民营石油企业与国有石油巨头公开激辩?
韩晓平:最近,一直在提一些垄断行业向民营企业开放,特别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我想这是一个主要的诱因。民营企业、民营石油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前所有的油都是靠两大公司来进口,也就造成民营企业在下游很难发展起来。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所有的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两大公司垄断市场获得更多的好处。因为我们所有的油价也是按照国际最高油价定的,所以民营企业认为整个社会舆论、市场都在支持他们。最近,由于民营企业降价,也压迫两大公司不得不降价,所以这也对多元化的竞争创造一些很好的环境。所以大家觉得,可能还是市场化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引入竞争,放开市场,老百姓能获得多大实惠?
韩晓平: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看到的能够带动、推动这次降价的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比如大量的民营企业在降价,大量的中外合资石油公司在降价,推升逼迫中石油、中石化不得不降价。我觉得,多元化的竞争是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和给消费者带来最大实惠最好的格局。
而且石油多元化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尝试。早在二次大战的时候,丘吉尔就提出保证石油安全就要多元化。我觉得,多元化的要求也是我们国家一个发展、保证石油安全的既定政策。
主持人: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国家石油安全与开放市场之间的关系呢?
韩晓平:实际上,开放才能带来安全,并非不开放就能带来安全,刚才的那位老总讲到这个问题,说会发生像
铁矿石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这个不可能。因为石油市场和铁矿石是完全不同的,铁矿石在国际上主要由三家垄断,但是石油是非常多元化的。所以开放市场以后,有可能会降低整个油价采购成本。
两大公司采购油,实际结果是我们的油价也是按照国际最高的来定。而且即便如此,他们买到的油也没有更便宜,因为在买油的过程中,他们驾驭期货的能力也不是特别强。所以往往多元化后,把市场放进一些鲶鱼来,对于两大公司提高其经营水平可能更有利。对于油价来说,去年最便宜的时候,33.5美元一桶,如果那个时候我们大量买入,整个油价水平就可以低一些。
当然,节能减排和油价是两回事,我们希望即便多付的钱能够真正用在节能减排上。可是事实上,现在我们多付的钱反而推升了
国际油价。现在国际上很多投机者在赌中国,就是中国买油多高的油价都去买,所以很多人就去投机。实际上,如果中国期货驾驭能力更强,国际投机就会相对减少,对于推升全球的油价也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