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淘金“蓝色油气”
在深水区域开展油气勘探活动,采用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很难满足其勘探难度大、后期改造大、油气聚集复杂的深水勘探需求。因此,淘金“蓝色油气”,需要高科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支撑。
目前,在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技术领先的国家远不止美、日、巴、俄4国。英国和挪威的钻井平台自给率也达到80%,虽然其平台装备的钻井、井控、固控等设备及海底完井设备90%来自美国,但它们分别在动力定位技术、钻机顶部驱动技术具有领先优势。法国的高压石油软管制造技术,半潜式、自升式平台建造技术等全球闻名。此外,意大利的海上铺管技术、管线涂敷技术、瑞典的动力定位铺管技术、荷兰的大吨位海上浮吊技术装备及海底工程地质调查技术、德国的石油钻井设备制造技术及仪器仪表技术等,也在世界海洋油气勘探上占有一席之地。
巴西国内开采的石油80%来自海上油田,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州沿海的坎普斯海盆(占巴西国内石油产量85%)及邻近海域。经过多年发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深海和超深海油气勘探开采领域具备了世界顶尖的技术和经验。
目前,巴西国家石油公司、BP、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等多家国际石油巨头在海上淘金,且拥有深水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世界深水区钻井装置超过3000米,钻井能力达到1万米的钻井船有32艘,水下生产系统有7700套。
虽然人类“涉足深水”已初具规模,但海上油气勘探仍是全球最危险的工业活动之一。受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海上钻探作业除要考虑水深、风浪、潮汐、海流等影响,还要考虑地基泥层冲刷、材料老化、构件缺陷、机械损伤以及各种事故因素的影响。深水石油勘探开发是个大课题,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否定或停止海上油气勘探活动的理由。巨大的海上油气勘探风险提醒人们,走进深海前,必须有技术上的准备或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