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执行总干事田中伸男日前表示,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相继拉闸限电,地方企业转用柴油发电维持生产,因此估计今年10月至明年2月间,中国的柴油供需缺口将达到7万桶/日(约合1万吨)。
对此预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
中石油”)及部分市场分析人士均表示质疑,认为这一数字有所夸张,但日益临近的
成品油调价预期则又为此增加了几分变数。
“我不知道他们(国际能源署)是依据什么做出的预测,但至少中石油认为,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准确分析出当前柴油的实际缺口有多少。”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丁少恒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至于何时能彻底解决柴油荒,我们心里也没数,只能全力保障生产,加大进口力度。”
丁少恒表示,中石油停止柴油出口以及加大柴油进口的措施不是临时决定的,至于社会上风传的“囤油”之说更是不能成立。从海关进出口数据来看,尽管2010年10月份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前两个季度的出口情况均与三季度保持均衡平稳,并未有大起大落。然而,尽管目前中石油、
中石化旗下工厂均保持90%以上的产量全力生产,仍无法缓解柴油荒,因此按照程序加大进口力度。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石油将进口柴油20万吨,目前部分进口柴油已经到货,且将根据市场情况安排后续进口计划。
对于之前媒体指责的“库存不够还要出口挣钱”的问题,丁少恒认为,由于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需求萎缩,柴油生产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才开始出口到周边国家的,在国内爆发柴油荒后也已及时停止。
至于此次柴油荒何时才能彻底解决,丁少恒认为同样无法给出准确预测,但他认为柴油荒彻底结束的判断标准应当是“在批发环节对包括社会
加油站在内的所有批发企业能够敞开供应”。
对于日前新疆停止向社会成品油批发企业供应柴油的做法,丁少恒认为是为缓解当前柴油荒的正常需要,“因为我们首先要保证两大公司的加油站嘛。”
金银岛一位分析师对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同样抱怀疑态度。该分析师认为,国际能源署“每天7万桶柴油缺口”的说法并没有成立的依据,而目前在国内蔓延的柴油荒在年底应能达到实质性的缓解。
然而,市场传来的也并非只有好消息。据普氏能源咨询公布的数据来看,继今年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
油价格之后,国际原油价已连续3周上涨并突破83美元关口。此外,根据上周五的收市价统计,目前波动幅度已达到3.96%,距离规定的4%标准已十分接近,成品油再次进入调价窗口期,预计本月25日左右“窗口”将打开。而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国家在年底调整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则刚刚有所缓解的“批零倒挂”等问题又将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