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北极能源争夺战
对这样一个聚宝盆,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外加同处北极圈的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国,无不跃跃欲试,相继宣称对邻近的北极地区拥有主权。全球能源紧张让资源丰富的北极地区成了各方角力的舞台,而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则是这场能源博弈的主角。
今年4月,俄罗斯同挪威在北极地区巴伦支海边界划分以及能源合作方面达成了初步协定。9月15日,双方签署了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0年的争端,为联合开采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打开了大门。其实,俄罗斯和挪威的争端只是近年来多方竞逐北极的一个缩影,但这给喧嚣了近半个世纪的北极带来了些许平静。但是协议中,俄方明确表示,任何跨越两国边界的油气田开采必须联合进行。由此可见,俄罗斯对北极能源问题不妥协的决心。路透社将北极争端、南海争端、日俄岛屿争端并列为世界主要海洋争端。
普京2009年8月出席了俄罗斯一个位于北极地区的大油田投产仪式。这个油田的投产将使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在亚洲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份额。
早在198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北极考察和政策法案》,把美国对北极的科学研究、经济利益和战略考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美国的北极资源研究工作一直没有放松。在2003年至2005年间,新罕布什尔大学研究院与海洋测绘中心曾两度派遣研究队到阿拉斯加北部的楚克奇海进行研究。2008年7月,隶属美国联邦政府内政部的地质勘探局经过为期4年的调查,首次证实了北冰洋冰面下蕴藏着巨量的油气资源。
为了弥补自己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劣势,美国还注意与自己的盟友加拿大积极协调合作。从2008年起,加拿大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已经开始联合对北极进行科考,收集有关北极大陆架和海底的科学数据。
2009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份关于北极地区政策的国家安全指令,强调美国在北极地区有着广泛的国家根本利益,并宣称美国准备独自或与他国合作捍卫这些利益。奥巴马政府还不顾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有条件地允许壳牌公司开始在环境敏感的波弗特海面钻取石油和天然气,这无疑是为进一步开发北极资源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对于加拿大来说,争夺北极除了争夺油气资源外,还牵扯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著名的西北航道控制权。有关专家认为,北极航道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形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目前,这部分水域是作为加拿大内海而被加拿大政府控制的,但如果冰层进一步融化,那么按照沿岸12海里水域为主权海域的国际标准来划分,在这些岛屿之间便会有足够的水域属于国际水域,而不再受加拿大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加拿大希望早做布局。
这块大蛋糕究竟要怎么切,各国之间的纷争应该怎么弥合,都是未知数。北极能源之争难画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