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炼油企业最集中的山东省,今年将有多家地炼厂大幅扩产。
昨日,易贸资讯的最新调研显示,山东的华星石化、东明石化在2011年将分别会有一套60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投产,而山东正和集团也会增加一套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届时,上述三家地炼厂的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将分别达850万吨/年、1150万吨/年和800万吨/年,而东明石化也将取代昌邑石化,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炼厂。
地炼的“半壁江山”
山东目前是地炼产能最大区域,有37家地方炼厂。中国投资咨询网的消息称,2010年上半年,山东地炼的产能已猛增了1200万吨左右。其中一次、二次加工能力各增加600万吨。我国目前有地方炼厂95家,总炼油能力为每年9305万吨,而山东地炼的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已达每年6000万吨,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12%左右,催化及焦化等二次加工能力每年也超过了4500万吨。
2010年,以产量计,地方炼厂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昌邑石化、东明石化、利津石化等。前十名中,不仅前四位被山东当地炼厂所包揽,而且有8个来自齐鲁大地。
生存考量
山东当地炼厂在这两年内大幅扩张炼油能力,与国内的政策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投证券研究员芮定坤告诉记者,2009年《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下称“调整指导意见”)、《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分别出台,“调整指导意见”中就强调,要加快淘汰1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油装置,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一些小的炼油项目。
“这些指导意见其实是政府希望大型炼油厂多一些,小型炼厂要么被合并,要么就关门大吉。如果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不能扩大其加工能力,那么今后如果政府再出台限制政策,其发展空间将十分狭窄。出于这些考虑,部分地方炼厂不断加快扩产步伐。”芮定坤说。
另外,由于我国于2008年年末理顺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油价不仅能间接与国际原油油价接轨,而且政府也通过该机制,来保证成品油生产商的适当利润,山东地炼以往“卖一吨、亏一吨”的局面不再出现,企业不再有后顾之忧,这也成为其扩建原油加工装置的一份底气。
“虽然现在山东地炼难以拿到原油,主要是靠燃料油作为加工汽柴油的原料,但整体来说,其销售利润一直都还是可以的。”一位从事燃料油销售的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