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持续低迷 去产能成当务之急 宝钢为何领衔逆市增产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4-08  来源:北京商报  关注度:0]
摘要: 去产能依然是钢铁产业的主基调,昨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在一行业会议上再度强调了这一重点。他说:无论从眼前看还是从长远看,中国钢铁工业不下大决心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其他问题都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近日宝钢、抚顺特钢、...

去产能依然是钢铁产业的主基调,昨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在一行业会议上再度强调了这一重点。他说:“无论从眼前看还是从长远看,中国钢铁工业不下大决心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其他问题都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近日宝钢、抚顺特钢、华菱钢铁却透露出不减产反增产的计划,其中宝钢表示钢铁产量增加两成。这又是何原因呢?

  去产能与增产的矛盾

  “这3个月有的企业开始减亏,有的持平或开始盈利,亏损面减少,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还没有改变,1-2月又亏损114亿元。”昨日刘振江提供的最新数据再度显示了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困境。

  在国家去钢铁产能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采取了裁员、关停等措施,然而日前宝钢则表示要逆势而为。

  该公司近期发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今年计划产铁2679万吨、产钢2711万吨、销售商品坯材2344万吨,相比去年公司钢铁产品产量2230万吨,今年增产幅度逾20%。

  北京商报记者进而采访发现,抚顺钢铁也计划2016年适度提高主要产品的产量,该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抚顺特钢重点产品产量达到32.72万吨,2016年产量在32万-37万吨之间,略有增长,最大实现13%的涨幅;河北钢铁相关人士也表态,将继续维持当前的生产规模。另外,华凌钢铁也传出在指定目标上有所上调。

  被动增产还是合理布局

  对于钢铁去产能,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一批中小钢企关停虽然让国内钢铁产量有所下降,但真正的话语权在大型钢企手中,如果大型钢企的减产效果不明显,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在此呼吁之下,宝钢却要增产20%。对于这样的逆市增产,宝钢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复北京商报记者时表示,提高的产能主要是来自新建的湛江钢铁项目,原有的上海、梅钢等基地的产能基本保持稳定。

  据了解,2008年3月,湛江钢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同年底该项目分别列入了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去年9月26日,湛江钢铁一号高炉顺利出铁。

  有行业人士分析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宝钢增产是被动的,武钢的防城港项目去年点火,也为该公司带来了产能的扩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目前国内新增钢铁产能是一些大型钢企之前几年开发规划的一些项目,随着这几年项目陆续建成,导致上述钢企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明显的减产行动。

  不过,另有分析人士表示,扩产也不能一味地认为是增加负担,或简单认为是与去产能的政策相悖。“去产能应该是去掉落后产能,而不是符合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产能。广东地区又是缺钢地区,宝钢湛江项目的建成可以大大缓解广东缺钢的现状。所以宝钢增加的产能不是无故增加的产能。”有钢铁行业不愿具名分析人士称。

  对于如何消化新增产能的问题,宝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乐观。他介绍,2016年需求预定稳定,汽车行业保持平稳增长,三大白色家电需求增速有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回升,管线用钢行业今年随着国内大型长距离天然气输送工程项目的开展,需求量同比将明显增长。“据我所知,我们近期的难度是如何完成订单。”

  去产能不能一刀切

    宝钢增加产能机遇与挑战并存。宝钢在2015年的年报中称,2016年公司面临外部经营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钢铁市场面临深度调整,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持续放缓;湛江钢铁的放量增产,内部生产、建设、爬坡三线并行,生产组织和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卓创钢铁分析师刘伟新也认为,任何企业都会存在风险,宝钢面临的最大风险可能来自新建钢项目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企业一般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由下游企业试用一段时间后,产品质量趋于稳定,价格也会走向正常。另外,湛江项目有着非常好的区位优势,湛江港距离澳大利亚较上海也近了不少,减少了物流的成本。

  “前3个月,我们在‘严冬’中似乎感受到有一小股暖风吹来。”在刘振江看来,钢价年初以来的逐步回升使钢厂看到了效益好转,然而这却不能成为去产能的阻碍。行业分析人士称,行业去产能不能一刀切,去产能的对象应该是行业中比较差的企业,产能转化率较高的企业则要鼓励增产。“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利用率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另有分析称,随着像宝钢股份这样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大,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大,定价能力和定价机制将不断完善,从而可以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定价能力,这反而对于行业而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记者 钱瑜)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