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予的支持
资料显示,为确保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国家从1999年开始清理、整顿、规范石油及成品油产业链,将该产业链的主要经营权“特许”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家企业,以防范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该市场,国家战略能源产业不被外资快速整合或并购。
其中《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38号)令“石化双雄”从此大举进入全国成品油批发市场。
至此,两大石油公司受益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寡头垄断(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地位。
在上述政策大背景下,“石化双雄”在几年时间中,快速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而涪陵民营加油站占据当地加油站市场大部分江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判决书中的涪陵特例
“石化双雄”为迅速完成零售网点的布局,只有逐一与当地民营加油站谈判收购的问题。加油站收购价格随即飙升。
早在2009年11月13日,因《第一财经日报》“重庆涪陵最密集加油站现象调查:搞批文建站倒手赚千万”新闻报道,涪陵区规划局局长夏详文、商委副主任刘西尧等人随即被“双规”,后转入司法程序。
本报记者的调查及当地法院的判决书显示,涪陵区个别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介入或私自大量批建加油站,建成后再以每座加油站800万元~2000万元的价格转售给“石化双雄”牟取暴利。
在此前提下,虽然“石化双雄”在涪陵的分公司握有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政策支持,但是却一直无法在该区获得直接投资建加油站的机会。
涪陵区石油成品油协会的相关人士分析,以涪陵区现有的50座民营加油站计算,如果全部以折中价格每座1000万元计算,“石化双雄”要想全部通过收购来全面占领当地市场,其所需资金为5亿元。
多方全输的负和博弈
即便如此,因为油价持续攀高,当地民营加油站老板的出售意愿不强,且“要价过高”,此后两大石油公司便在扩张策略上采用了“让其变成不良资产”的做法——先是限供或断供,让其无法经营,接着便是主动找上门要求收购,甚至在民营加油站倒闭后再去收购“不良资产”。
对于其中一些每天只能卖几吨油的民营加油站,两大石油公司在收购后,其成本回收期甚至超过100年。因此,两大石油公司采用了重点收购涪陵城区及主要干道、交叉路口附近的加油站的方式,进行了重点布局。
涪陵区石油成品油协会认为,此前国家有关确保国家战略能源安全的相关措施,在当时有其合理之处,但目前看来,其弊端已经较为明显。
一是寡头垄断导致油价反而失控,油价甚至比美国还高,这一不合理现象背后,是两巨头说一句亏损就亏损,没有第三方核查,肆意涨价的乱局,于是也便加重了中国通胀压力。
其次,目前“石化双雄”仍在进一步利用其政策优势打压民营加油站,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民营加油站在实力、背景远不如它们的前提下,只有通过非常规手段维权,加大了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