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7-13  来源:中国录井网  关注度:0]
摘要: 测井新技术   国外裸眼井测井、随钻测井、油藏评价、在水平井、斜井、高产液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较 高,可靠性高,技术的系列化、组合化、标准化和配套化水平较高。流体成像测井和传感器阵列...

测井新技术

测井新技术

  国外裸眼井测井、随钻测井、油藏评价、在水平井、斜井、高产液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较 高,可靠性高,技术的系列化、组合化、标准化和配套化水平较高。流体成像测井和传感器阵列设计是产出剖面测井新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永久监测技术是油田动态监测技术的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十一五”863计划“先进测井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先进测井技术与设备”重点项 目应瞄准世界测井技术发展方向研发的先进测井技术与装备,为解决我国复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的油气藏地质评价难题和油田中后期剩余油分析和油藏动态监测、 油井技术状况监测提供先进有效的测量手段,满足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


1.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井下 集成化、系列化、组合测井仪器的研发成为测井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日本的Tohoku大学开发利用井眼雷达的直接耦合进行电磁波测井,新仪器可以获得雷达 图像、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仪器的分辨率为1m,理想情况下探测深度为10m。Proneta开发了可以透过原油对目标进行高分辨率光成像的成像技术, 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专利。目前电缆测井占主要地位,随钻测井发展比较迅速,由于数据传输等技术不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以电缆测井为主,套管钻井测井是未 来测井发展的方向。套管钻井测井是在套管钻井技术诞生后出现的新的测井模式,用套管作为钻杆,井眼钻成功时,一口井的钻井和下套管同时完成。套管钻井测井 有钻后测井模式或随钻测井模式。钻后测井模式是在完成套管钻井作业后,用电缆将测井仪器在套管内下到要测量的目的层段,进行测井;随钻测井模式是测井仪器 安装在与最下面一根套管连接的底部钻具组合内,在套管钻井进行的过程中,在需要测井的层段一边钻井,一边测井。


2.我国测井技术的不足 


  (1)油藏评价测井技术起步较晚,技术落后,没有开发出与国外技术水平相当的井下仪器。国产开发的小直径脉冲中子仪功能单一,碳氧比等测井精度偏低,中子发生器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2)高分辨阵列感应电阻率、微扫等声电成像仪研究水平低,仪器精度、分辨率、耐温等与先进仪器相差较大。


  (3)三维感应电阻率、交叉偶极声波、核磁共振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器等研究刚开始。


  (4)井壁取心技术成功率和效率较低。


    (5)随钻测井仪器及传输方式研究远远落后,从事基础研究较少,仪器仿造能力低下。


    (6)高含水情况下,没有很好的持率测量方法,氧活化、流动成像仪器没有。


    (7)永久传感器应用以引进为主,自研发能力认识不足。


    (8)国内光纤技术研究滞后,国内开发的光纤传感器尚未应用。国内光学电视成像测井仪功能不佳,应用条件苛刻。


    (9)国内的过套管井地层电阻率、套管井地层测试器、过套管密度仪及水流仪研究空白。


    (10)新型的生产测井仪传感器、编码及传输方式的仿造水平较低。套管井损毁测井成像仪落后国外,仿造能力不足。水泥胶结评价测井还是以CBL/VDL及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落后于国外先进理念。大斜度、水平井测井方法、仪器及解释模型研究力量较弱。


  3.认识


70%的原油产量来源于老油田,老油田的剩余油评价等测井技术成为挖潜增效的主要手段,新的测井评价仪器功能和性能不断进步,促进了老油田的堵水增油开 采方案的调整和二次开发。新油田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工作者正在从更复杂的条件下寻找石油,测井面临的环境更加苛刻。随钻测井发展迅速,水平井大斜度 井的数量会继续增加。目前国际测井市场上,套管井测井占总测井将近一半,井下仪器的集成化、阵列化、功能多样化及组合化是发展的需要。一只组合了多个传感 器的仪器能确定多种岩石物理性质,可使储量估算更准确、油藏监测得以优化、作业方式得到改进。一段时间内,裸眼测井、套管测井、随钻测井及井下永久传感器 监测技术将共存。随着技术的进步随钻测井将逐步取代电缆式裸眼测井,永久传感器监测取代套管井测井。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