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提高老油藏单井产量”目标,根据老油藏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老油藏基本情况,研究出了新井、老井互换层位的方法,使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累计增油8000多吨,增加经济效益1700多万元,让老油藏再次焕发出了青春,实现了高效开发。
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井网试验开发,在经历了一次加密扩边调整、二次加密调整及全面注水开发、三次分层系加密调整等几个阶段后,八区油井以不见注水反应、见水不见效情况为主,油层水淹情况严重,稳产难度很大。
2003年,新疆油田公司在该油藏中部开展小井距试验。经过6年试验,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得到改善。2010年开始,新疆油田公司对全油藏开展第四次加密调整。
加密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在老区内继续打新井,以调整开发效果。为缩小井距,提高开发效果,第四次加密调整将过去八区的反九点井网进一步加密为135米×195米,后期转为135米五点井网,形成排状注采井网,并先开发下部层段,逐层上返开采。
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副总地质师覃建华介绍,五点井网就是在五个点打五口新井。如果发现其中有1口新油井的设计层段可能水淹或低能时,过去的做法是放弃这个层位,上返到其他层位进行开采,而现在是将这口井与邻近老井互换层位,让这口老井代替这口新井投产,新井则在老井生产层段承担产油任务,这种“角色互换”能保证五点井网的完善,让新井避开水淹层,保证新井投产效果。
为此,在2010年的加密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中,负责编制设计方案的勘探开发研究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紧密跟踪现场情况和地下水淹状况,及时调整新井与老井层位。
八区是克拉玛依油田加密调整次数最多的区块。作为2010年老区的主要产能区块,2010年该区年产油量由2009年的55.5万吨上升到62.6万吨,占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年产油量的近三分之一。预计2011年至2012年,该区还将实施四次加密调整井160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