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风电开发规划图
沿张石高速公路北行,驶过张北县野狐岭路段,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犹如擎天之柱,密布旷野,叶片在呼呼的大风中悠然转动,成为河北坝上一景。
这就是被称为“空中三峡”、“风光长城”的张北县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目前,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
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00天,累计发电超亿千瓦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大风库”变成“大基地”
“风机上的叶片每转动一圈,就能产生2度左右的电”。在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工作人员黄海鑫向记者形象地介绍了大风给张北县带来的效益。
风大是记者到张北县的第一个感受。一进入张北,就听到车窗外嗖嗖的风声,迎风而对,需要紧闭双眼。虽然进入夏天,但张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伟还穿着毛衣,“张北风大,天气一变,气温就明显下降。”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张北距离北京225公里,是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限制了一些工业的发展。黄海鑫说,几年前张北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喝着西北风,穷的叮当响”。但现在,大风却给张北“刮”来了钱。
据介绍,张北地处河北省北部坝头,大陆性季风在此抬升加速,成为国内少有的“大风库”,是中国最早规划的“六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
全县早已没有安装新风机的位置
“张北县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是借助了国际和国内风电发展的大趋势。”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工作人员黄海鑫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世界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欧洲、北美和亚洲是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市场,占到了世界风电装机总容量的90%以上。
中国的风电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2005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新增装机实现翻番,2010年末总装机容量达到4473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河北风电是国家规划的千万级风电基地之一,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和承德。在2010年底,河北省完成了装机492万千瓦,排名全国第三。
早在1998年就成为国家首批建设风电场之一的张北县,2005年对风电发展进行了规划。当年,该县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风电建设办公室,现改名为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主要从事张北县风电产业的协调、服务和规划等工作。
据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副主任王学斌介绍,张北县风电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起步早,1998年建成的长城风电场是国家首批建设的风电场之一;二是条件好,拥有全省最为丰富、最为优质的风能资源;三是速度快,张北县风电并网总容量已经超过120万千瓦,居河北首位;四是规模大,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并网规模在全省率先突破百万千瓦,成为河北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目前,张北风电发展已由进口国外风机变为使用国产风机,单机价格由原来的1200万左右每台降到了现在的800万左右。风机每小时发电量也由750千瓦上升到了1500千瓦。在张北县,有关企业已经成功建设了8个风力发电厂,树起了1360多台风机。早在2008年,张北县已经没有地方安装新风机了。”王学斌说。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引擎”
“昔日长城博物馆,今朝风能大世界”。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到张北调研时,曾如此给张北定位。近年,该县极培育壮大新型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集风电开发、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运营维护、运输安装、科研示范、科普教育、人才培训、风电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条。
张北风电观景塔是当地展示风电产业的景观平台。在这个3层楼的塔上,详细地描绘了世界风电、中国风电、河北风电以及张北风电发展的全过程。游客还可以直达楼顶,远眺苍茫大地,感受风电的威力与魅力。
王学斌说,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张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现在建设风机所需要的塔筒、机舱和叶片等,都可以在张北找到,不出张北县就可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风机。而这些企业的产品,都销往了张家口和内蒙古等地区。
“只有这样,才能将风电产业产生的效益留在张北。企业、游客来了,吃喝住行都要在张北,张北的经济也就得到了发展。”王学斌说。
农闲时光,张北县单晶河乡小水泉村的村民张占宝会到一个风电企业打工,“每年可以挣8000多块钱。”说起收入,张占宝笑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