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迄今中国石油公司所涉及的交易额最大的海外要约收购,把人们关注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企业重新燃起的国际化雄心之上。两年前,同样是中国海油旗下的中海油(0883.HK),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的巨大并购计划,最终被挡在了门槛之外。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中国石油企业重返全球油气并购市场。
对症下药
7月7日,中海油服的H股和A股(601808.SH)双双停牌,表示将有重要事项公告。随后,公布了收购挪威竞争对手AWO的计划。
此前,6月下旬,就有海外媒体最先报道称,以中海油服为主的财团正在就收购AWO与对方展开谈判,并称收购额可能高达21亿美元。其时,中海油服方面拒绝对这一消息置评。
当日,中海油服正式披露,拟对AWO进行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每股85挪威克朗(相当于约130.40港元),以此价格计算,收购全部股份需要耗资25亿美元(约195亿港元)。
据介绍,收购要约由COSL Norwegian AS发起,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海油服。
在该项收购中,中海油服给予AWO18.7%的溢价,这一幅度是相对于该公司7月4日的收盘价而言。每股85挪威克朗的价格,相当于约18倍的市盈率,高于国际同行业12倍的市盈率水平。
7月8日,在面对媒体时,中海油服副总裁钟华坦言,“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实际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服务商,中海油服的目标,是在2020年成为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而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只有进行海外收购。
中海油服高管进一步表示,未来有可能继续进行海外收购,使海外业务收入达到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
据了解,AWO目前拥有并经营着5座新建的高规格自升式钻井平台及2座生活平台,并有3座正在建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以及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此外,该公司还拥有在造船厂建造另外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选择权。显然,这些都是中海油服所需要的。
“抛开估值,此次收购对中海油服的中长期发展意义深远。”一位证券分析师如此置评。
据悉,在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等地区、海域,尤其是深海海域,是全世界油气勘探的焦点。由此产生的对钻探和其它海上设备的需求推动价格不断飞涨,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售价,已经高达数亿美元。
而对中海油服来说,其目前的钻井船船龄平均达到了26年,船龄结构偏老,并且工作水深局限在5-457米,通过此次收购,船龄结构序列更加合理,并且工作水深能够达到750米,如果行使选择权的话,则能达到1500米。
观察人士认为,获得深水钻探能力,正是该项收购的核心价值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海上石油勘探的热潮空前高涨,而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石油保障的希望同样在海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石油能源安全问题专家查道炯对记者表示,“这一点,从中国此前‘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的油气战略表述上就能体现出来。”
成功之道
与2005年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所遭遇的保护主义浪潮不同,中海油服对AWO的收购因为并不涉及油气资源的争夺,所以并没有引起西方政客们的反对。
“迄今,这次的表现算是心平气和。”查道炯说。
市场人士大多对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经过还记忆犹新。2005年,前后历时8个月,因美国政客的反对,中海油欲以185亿美元购买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的计划最终搁浅。成为中国公司海外扩张遭遇国外保护主义而夭折的典型案例。
如今,两年过去,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内外环境也已有所不同。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是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当前本币升值的过程中,更加有利于中国公司的对外收购。”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牛犁对记者表示,“这是有先例的,与日本的‘黄金20年’十分相似。”
“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并购市场萎缩。”牛对记者说,“中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并购的活跃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已经能够自信地面对中国。
“经过这些年的鼓噪、过度关注,西方、特别是华盛顿和欧洲,对中国的恐惧感已经降低。”查道炯向记者分析道,“他们看到传说中的‘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是为了锁定资源,据为己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事实是,中国公司的参与,扩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供应。就拿BP等跨国公司经常引用的一组数据来说,中国石油公司在国外开发的90%资源,是供应了国际市场的。”查道炯补充说,“他们已经注意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商业力量。”
在中国油气企业进军海外的同时,国际油价已经持续攀高,而西方的六大石油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几乎没有增产。“欧美国家的能源需求基本稳定,有些国家的消费量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因此他们只要保持现状就能满足需求,于是石油资本靠炒股炒油取得暴利,西方的政客对此乐此不疲。”查说,“但是,新增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总得有人把油拿到市场上来吧。”
针对这一次中海油服收购挪威钻探公司,没有引起新一轮的辩论。查道炯认为,挪威本身参与的北海石油开采已几近枯竭,寻找新市场自然成为其内在动力。
“据我了解,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治家,已经对中国表示认可和理解。”查道炯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