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676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5.9%。天然气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同比增25%。
按照这一数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按照治理空气污染的规划,主要城市群还将在未来继续压减煤炭消费,提升天然气以及清洁能源所占比重。
不过从目前的进展看,各地主要的措施是少建和停建燃煤电厂。同时以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形式,减少新增煤炭消费。因为城市管道建设有一定的周期,增气在各地的进展并不明显。
2013年7月10日起,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方案对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对未来消费的天然气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这造成部分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速回落,并屡有消息称,一些对气价敏感工业集中的省份,甚至对新增的高价天然气表示出拒绝的态度。
按照能源结构来区分,我国的天然气占比非常低。世界平均水平是25%左右。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电力供应中超过80%是燃煤发电。
而同期,煤炭占欧洲能源结构的10%。受到页岩气革命的影响,美国的煤电占电力结构的比例已经下降到50%以下。回来看我国的天然气消费现状,天然气仍然以民用为主,天然气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很小。
即国内还停留在关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而电力来源的比重则没有受到重视。天然气发电受到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013年价格改革前,所有进口气都受到亏损影响,企业积极性受到打击,经历几次“气荒”。价格改革后,天然气发电和工业、运输用气则难以承受高成本,消费积极性下降。
这背后隐含着煤炭和天然气的竞争。电力价格背后是煤炭价格,其他能源发电都要和煤炭比较,但是煤炭成本没有反映环境和外部成本。我国的电价体系改革比较缓慢,造成能源结构可能走回头路。
天然气价格上涨,天然气发电补贴政策没有随之变化,发电就步履维艰,工业用气则转而以电代气。甚至连北方农村,都减少块煤和蜂窝煤消耗,用起了电炉。说明电力价格已经比煤还便宜,当然这是民用领域,没有普遍性。
由此可见我国能源价格、电力价格体制的僵化程度。国家在此基础上,还不断提出要增加天然气消费,殊不知投入和价格不厘清,市场是难以启动的。谁都不会为没有回报的事情进行投入。
多地如果只是关闭和控制当地的燃煤电厂,而用着外来输入的廉价电力,空气污染无法根本治理,能源结构也不会根本改观。不过是在其他地方排放,使用其他地方能源。
天然气和煤炭的竞争关系,提出改变能源结构,需要建立能源市场机制,让价格起作用,调节能源消费的结构。通过行政手段控制消费,保证供给只是一时,难以持续。
从这一角度分析,目前国内电价、气价,到进口气价格都需要迫切做出改变,以应对本来就复杂的能源结构问题,以及环境和经济的复杂关系。
这其中,重要的是将煤炭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成本化”,强力推进煤炭发电企业购买和使用环保设施。这将推高煤炭发电企业成本,而跷跷板的另外一面,将增进使用天然气发电的经济可行性。
目前价格改革也已经在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正在逐步实施。价格改革还会在所有能源领域推进,在价格改革到位之前,我们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雾霾横行”,以及各种扭曲的价格下各种市场主体奇怪的反应。